当前位置: 首页 - 道家思想 - 庄子诚信不足者必伤人伤己

庄子诚信不足者必伤人伤己

2024-12-31 道家思想 0

一、

《庄子》中有句话说:传其常情,无传其溢言,则几乎全。

与人相处要传达最朴素的言辞,不要过分地夸大或改变信息,这样差不多就能在所有情况下都保全自身。

传达言辞和信息,看似一个再简单不过的小事,很多时候却被人们添油加醋地改变了原有的意思,过多的夸赞可以让人变的喜悦,过分的夸大负面信息会让人变的愤怒

。只要在信息之间做一些微小的改动,就足以改变整个信息和言辞要传达的意思,同样也能改变他人的喜怒和情绪,这就是其中的精妙之处。

在古代,传达信息的使者为了获得奖赏,就过分夸大喜讯;为了让君王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就过分地夸大事件恶劣的程度。殊不知,这种虚构的信息往往最容易让人产生怀疑,一旦君王开始怀疑言辞的真实性,最后遭殃的只能是信使,所以古代信使基本都没有好的下场。

这正是因为他们试图通过改变信息的真实性,来达到有利于自己的目的。而他们忽略了在改变言辞的同时,也给自己埋下了祸患,不真诚损害别人的同时也在损害自身。

人与人之间,只有真诚相待,才是真正的朋友。谁要是算计朋友,等于自己欺骗自己。

你怎么对待别人,就要做好别人怎么对待你的准备。如果你待人真诚,那么他人也会用真诚回报你;如果你与他人的相处中充满虚伪和算计,你也将承受同样的结果。

伤人一千,自损八百。人无诚信,那八百早晚会降临,天道轮回因果从不会迟到。

二、

不以诚信立足的人,常常会善于利用自身的智巧与人较量。起初能做到平和开朗,到了后面就会暗中使用阴谋诡计,到了极点时就会抛弃一切,小阴谋变成大阴谋,成为相互间算计的较量;即便是坐在一起饮酒,起初能遵守规矩,到了后面依旧会失去礼仪,陷入荒诞淫乐、无度放纵的混乱境地。

庄子说:凡事亦然,始乎谅,常卒乎鄙;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

无论什么事情都是这样,开始的时候能够做到彼此信任,最后变成相互欺诈;开始时单纯细微,临近结束就会变得纷繁巨大。

从信任到相互欺诈,从单纯到繁杂,正是因为缺乏了根本才会变成这样,而这个根本就是“诚信”,

人无信则不立,缺少了诚信,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就会变得脆弱不堪。缺少了诚信,一个人也无法坚守本心,维持最初的本心,在纷杂的环境中逐渐失去本真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是一个人尽皆知的故事。周幽王为了博褒姒一笑,命令士兵点燃烽火召集诸侯前来勤王。当各路诸侯不远万里率军前来后,却听周幽王说:我只是想让爱妃一笑。

各路诸侯非常愤怒转身离去,当周幽王真的遇到敌人入侵再度点燃烽火,这时候诸侯却以为他在故伎重施,没有理会,最终周幽王玩死了自己。

正所谓多行不义必自毙,周幽王为博美人一笑,不顾与诸侯的约定点燃烽火,在他放弃诚信的那刻起就注定了败亡的结局。不以诚信立足才是周幽王最大的弊端,他无法坚守本心,迷失在美人的之中,才有了被诸侯遗弃的结果。

一个不与诚信为伍的人,也会失去他人的信任,被诚信所抛弃,最终迷失在人生的道路上无法自拔,代价或轻或重,也可能是一生。

《庄子》中说:

无迁令,无劝成,过度益也。

不要随意改变言辞政令,不要勉强他人去做不愿做的事情,说话过多必然会有一些是错误和多余的。

利用自身的智巧改变言辞和信息,会对他人造成极大的影响,更可能改变一件事情原有的本质;勉强他人去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会让他人从内心抵触,从而与你渐行渐远失去信任。改变言辞和强人所难都是危险的,古人常说“好事多磨”,做事之前必须慎重的考虑,看是否违背诚信的底线,否则一旦失误将无法挽回。

以诚信立足自身,多余的话不说,多余的事不做,对言辞不加以修饰,让事物保持本质才是顺应自然的行为。这样才能得到他人的信任,从而避免那些不必要的祸患和麻烦,达到庄子口中“乘物以游心”的境界。

牛子道,分享国学文化,带你在繁杂的社会中感悟人生。

标签: 弥勒菩萨宁静致远道家思想与儒家思想的区别道家九字真言手印道教追求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