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代道教三一观新解敦煌本升玄内教经与玄门大论三一诀
2024-12-31一引言 《升玄内教经》和《玄门大论》是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下诏销毁道藏印版之后散佚的两部中古时期的道教典籍。 《升玄内教经》成书于南北朝末期,与当时的南方道派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1],在隋代颇受重视。《隋书·经籍志·道经序》云......
一引言 《升玄内教经》和《玄门大论》是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下诏销毁道藏印版之后散佚的两部中古时期的道教典籍。 《升玄内教经》成书于南北朝末期,与当时的南方道派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1],在隋代颇受重视。《隋书·经籍志·道经序》云......
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为南北朝时期道教著名思想家、医学家、博物学家和书法家。其一生笔耕不辍,著述颇丰,撰写了大量重要的道教著作,并在天文历算、地理方物、医药养生、金丹冶炼等方面都有论述。在医药方面,他的《本草经集注》、《肘后百一......
【作者】 曾小明; 雷丽茹;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摘要】 陈莲笙肩负着敬道、悟道与弘道的宗教使命,在诠释道教经典与提升大众道教素养的文学创作中,形成了其“天道至公”的创作主题与“从道为事”的行文结构,十分形象地反映出当代......
按:学养深湛是贫道最为佩服道学研究者之一。然而对于古人传道者的诸多说法,的确存在值得商榷之处,下面引用的文章,便是一个范例。学者们不耐烦做道士当和尚,对于教内的事情往往不能从实际出发来考虑问题,评说之中略欠公允,贫道之说当为小疵吹毛尔......
尹志华 陈撄宁,道号“圆顿子”,生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祖籍安徽怀宁,世居安庆苏家巷。幼承家学,熟读儒典。十岁读《神仙传》,即萌生学仙之念。稍长,考中秀才。因患痨疾,从叔祖学医,同时试做仙道工夫,逐渐恢复健康。1905年考人安徽......
长期以来,好与坏、友与敌、多与少、左与右、内与外、实与虚等六对矛盾,始终困扰着我们对宗教的认识与态度,影响着我国宗教工作的健康发展。改革开放30年来,党的宗教理论和政策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在这样的背景下,本着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精神,......
摘要:陈国符先生在道教研究的诸多方面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本文依据文献史料,摘取先生重要经历和学术事迹,撰成陈国符先生学术年谱,评析陈国符先生“辨章道教学术,考镜《道藏》源流”的独特研究方法,总结其在道教历史文献和道教科技研究等领域的杰......
张志春 人类自从摆脱天然穴居,开始营造居室以来,如何选址,如何布局,营造什么样的房屋更适合人类的健康发展,就成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所谓“阳宅”的学问。 中国最古老的典籍《尚书》和《诗经》就有周文王在岐山选址和周公、召公为周成王修建东都......
过年除了贴春联、放爆竹之外,很多地方在过年时,为了驱邪辟鬼、保平安会在门上贴一个东西,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门神。 门神是道教和民间共同信仰的守卫门户的神灵。民间信奉门神,由来已久。门神的种类也是五花八门。 门神其前身是桃符,又称“桃板”......
据《吕祖志》记载:钟离权为了观察吕洞宾是否有修道的素质以及毅力和勇气,准备对吕洞宾进行了—系列的考察和考验。他一共进行了十次考试和考验,它们分别是: 钟离权十试吕洞宾 一试:一天,洞宾出远门从外面回到家中,突然看到全家人都病死了。但......
【作者】 孙梦曦;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摘要】 宋末著名道士金允中所著的《上清灵宝》是研究唐宋以来道法仪式渊源流变的重要资料,其史料价值已获多位学者的承认。然而,金氏的神学思想价值却尚未得到深入探讨。金氏的神学思想主要有......
重庆市民宗委创新工作机制,狠抓重要节日、大型活动、敏感时间节点等的矛盾纠纷排查和分析研判,及时将隐患消除在萌芽之中,全力维护民族宗教领域安全稳定。 定期对全市民族关系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研判,认真梳理排查民族领域影响稳定的情况和问题,及时......
徒穆十三房:赵、何、陶、顾、五房定海真人无后;极、谭、採、孙、何、冯、张、埃各位真人。吾祖师:东华帝君姓王名玄甫,得老夫子之传为群仙之首,自纷少阳帝君,陕西人氏,在中南山银阳洞以道授钟离少阳,系六月十五日生,十月六日上升。正阳帝君姓钟......
道教音乐作为一种古老的宗教艺术,在曲调和演唱方式上,无不渗透着道教的无为之旨和自然清净的审美情趣,因此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老子说“大音希声”,这恐怕是对音乐之美最好的概括了。“希声”乃至“无声”,但却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内涵,......
【摘要】中国古代神话中西王母所居的昆仑山,是古代神话叙事中令人向望的神仙境界。论文对西王母崇拜在中国社会的影响、道教神仙系谱中女神西王母形象的建构、昆仑文化与西王母神话的内涵进行详细考察,认为西王母神话是昆仑山文化的要素之一,更与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