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的三元五腊_道教文化 -天然道观
2024-12-31道教日常节日中有三元五腊的说法,据《赤松子章历卷二》记载:三元日,正月十五日上元,七月十五日中元,十月十五日下元。右件,天地水三官检校之日,可修斋祈福。 三元日又为三官大帝的生日。其中正月十五上元日为道教上元一品天官赐福紫微大帝的圣诞......
道教日常节日中有三元五腊的说法,据《赤松子章历卷二》记载:三元日,正月十五日上元,七月十五日中元,十月十五日下元。右件,天地水三官检校之日,可修斋祈福。 三元日又为三官大帝的生日。其中正月十五上元日为道教上元一品天官赐福紫微大帝的圣诞......
七报是指七种人生行为的因果报应。道经中道,前世与今世凡施功布德,得生福堂,超过八难,为一报;凡好学神仙,念善改恶习,得上升玉晨,为二报;凡奉师乐道,得飞游五岳,为三报;凡贞洁执道,得超三涂五苦,为四报;凡博施普济,得礼补上仙,为五报;......
每年春节期间,很多信众会到道教活动场所祈福。但道教场所称谓繁多不一,让人眼花缭乱。 道教的宗教活动场所,历史上有三山五岳、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之说,现已开放为合法道教活动场所的名称,有“宫观庙洞”、“院殿馆祠”、“府阁台......
道袍指道穿在外面的长袍。可以分为大褂、得罗、戒衣、法衣、花衣、衲衣等六种。 大褂:大襟,长及腿腕,袖宽一尺四寸,袖长随身。是最普通的一种道袍,道日常穿用。另有长及于膝者,称为“中褂”。现在多为窄袖,以便日常作务。皆为蓝色,代表法天......
道教的典籍浩如烟海,古时称“一切道经”或“道藏”,藏是宝藏的意思。据道经记载,道教经书收之于灵宝天宫,共计一万八千多卷,各类经教因时代背景不同、众生根性不同,随其劫数,应运而生,流传下土。若不应在世间继续流传,上界高真则假借战乱兵火等......
【摘要】道教文化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文化, 已深入进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传统生活及传统思维方式之中。道教对中国民间风俗影响深远,中国的多数节日均与之有关,并且在影响民俗的同时,道教文化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中国民众的性格。鲁迅先生认为“中......
据《九天神霄戊口禁忌》云:“昔汉武帝好道求仙,于元丰元年七月望日,感西王母降临,帝问日:世间虫蝗,水旱之灾缘何而至。王母日:此皆下民无知,四季之内,六戊之日,犁除田地,冒犯阴阳之禁忌,致使水泽不降,百谷不收,民遭饥谨。帝曰:戊禁最重如......
气功作为道教的重要养生方法,历来都在道教的养生之道中占有重要地位。健身气功是以自我锻炼为主要形式,以强身健体、养生康复为主要目的,它突出强调了气功的养生作用,其健身理念与传统的道教养生文化密不可分。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传统道教养生文化与当......
养生思想是道教教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道教的最高信仰是道, 而作为得道的最高境界是“ 形神俱妙 , 与道合真” , 由此成为仙人或真人。仙或真人的观念是从古老的方仙道中继承的思想。 它的特点在于, 希望通过一定的 , 人的精神和形体......
道教养生学是道在追求长生成仙和济世度人信仰目标过程中,通过无数实践积累起的保持身心健康的方法。道教养生学是道教关于长生成仙的系统学说,包含着多种多样的形式和内容,是一种综合性的养生学模式。 道教养生学来源于道教长生成仙的信仰,建立在道......
“斋”是“戒”的另一种行持,道教通常把“斋”、“戒”连称,视为修道者的基本准则。道书《云笈七签》中说:“斋者,齐也。齐整三业(身、口、意)。外则不染尘垢,内则五脏清虚,降真致神,与道合真。” 意即修斋可以净化自我的身、口、意,提升自己......
《道德经》不仅是道教的重要经典,更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当中得到了广泛认可,被称之为“万经之王”。历来各家对《道德经》的著述可谓是“汗牛充栋”,众人皆知的当数王弼注和河上公注。著名哲学家尼采曾说:“老子《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
十功德 1、愛護生命、茹素為德; 2、遠離五葷、清淡為德; 3、珍惜食物、節約為德; 4、回避煙酒、清靜為德; 5、供養十方、感恩為德; 6、用心烹飪、歡喜為德; 7、不思挑揀、隨緣為德; 8、飲食適度、不貪為德; 9、日進三餐、無語......
古有甘露不润无根之草,道不渡无缘人之说,说到我们道家讲求的缘分,有诸多方面,由以承付说为本。“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承负者,前辈后辈相承负也,即“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前人惹祸,后人遭殃;前辈行善,今人得福;今人行......
士人崇道、谈玄是魏晋时期特有的社会现象,老庄思想成为上层知识分子行为的理论基石,而书法则成为他们自我陶冶的重要手段,道家思想促成了书法理论的嬗变,并影响到书法艺术风格的转变。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释道三家开始碰撞融合,并逐步影响到社会传......